客户增加毛利下滑 中科微至能否成为快递行业“卖铲人”

原标题:客户增加毛利下滑 中科微至能否成为快递行业“卖铲人”

来源:华夏时报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颖徐超 无锡报道

日前,背靠中科院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研发公司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微至”)回复科创板IPO首轮问询,其中业务与技术、股东、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等问题受到关注。

招股说明书披露,中科微至主要从事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是国内智能物流分拣系统领域内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客户涵盖中通、顺丰、百世、申通、极兔、韵达、中国邮政、苏宁、德邦、唯品会等国内主要物流快递电商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中通始终是中科微至第一大客户,甚至在2017年、2018年贡献了中科微至近乎100%的营业收入。

对此,中科微至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目前,公司对仓储和机场行业相关客户的销售规模较小,为确保信息披露更加客观,并基于谨慎性考虑,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对主营业务的披露中删除销售规模相对较小的仓储、机场行业及客户唯品会的相关描述。公司采取的加强运营网络建设、增强现有客户粘性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客户,以及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结构等措施,已经使客户集中度进一步降低。”

客户规模增加 毛利率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科微至营业收入分别为1.53亿元、3.25亿元、7.51亿元、6.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0.43亿元、1.34亿元、0.77亿元。可以看出,中科微至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增速较营收增速明显下降。

其中,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94.27%,而来自中通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98.18%、73.97%。2020年前三季度前五大客户占比降至86.4%,中通的销售收入占比下降至54.94%,集中度略有改善。

但是,在销量增长的同时,其主营业务毛利率自2018年达到峰值后便开始下滑。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科微至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7.12%、42.65%、42.55%、34.12%,毛利率从2019年起开始下滑,2020年下滑速度加快。

对此,中科微至称,公司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因客户对分拣设备的形状、规模及功能等需求不同,2020年1-9月期间验收的低毛利率项目较多所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换言之,随着公司不同客户规模的逐渐增加,其“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决定了成本控制是个难题,是否能通过规模化效应提高毛利,存在不确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中科微至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产品的‘定制化’主要体现在不同项目因场地布局、面积、功能需求等,产品核心部件的数量及组成存在差异。但同类产品的核心部件整体相同,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持续优化采购体系及部分部件实现部分自产,原材料采购规模效应及成本控制能力已明显提升。”

技术依赖中科院

招股书显示,中科微至成立于2016年,由李功燕、中科微投、姚亚娟、朱壹共同出资设立。其中,中科微投为中科院微电子所的对外投资平台,目前持有中科微至13.96%的股权。公司实控人李功燕,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工学博士,也是现任中科院微电子所智能制造电子研发中心主任。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主要产品包括交叉分拣系统、大件分拣系统等。

“大多数快递公司都是从第三方公司采购自动化分拣设备。比如顺丰,以前顺丰买的都是进口的,现在由于进口成本高,而国产设备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可以满足企业需要,所以自动化分拣设备国产替代进程很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会长徐勇告诉本报记者,“中科微至在物流分拣自动化设备生产领域算头部企业,一方面是做的比较早,积累了很多经验;另一方面,它在应用场景,比如中通的应用效果还是不错的,得到了业内的肯定。”

据了解,目前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包括:全球最大的物流装备系统供应商主要有大福、范德兰德、TGW物流集团、英特诺、伯曼等,而国内的智能物流分拣企业主要包括今天国际、东杰智能、德马科技、华昌达、天奇股份(维权)、欣巴科技、兰剑智能、苏州金峰、科捷智能、中邮科技、中科微至等。

与国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中科微至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费用投入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值。不过,报告期内,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后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53%、6.38%、5.42%和6.31%,与今天国际、德玛科技、兰剑智能8%左右的比例相较,还略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9月末,中科微至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和软件著作权23项,而公司发明专利中有一半以上为继受取得,即以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为主。同时,相比可比公司动辄上百项的专利,中科微至在专利数量上并不占优。

此外,中科微至半数核心人才主要来源于中科院微电子所。在中科微至的7位核心技术人员中,4位有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工作的经历,3位曾在中科院牵头建立的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工作。上述提到的继受取得的发明专利均出自这两单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张书瑗


拉缝板 http://www.jglf.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